蘋果終于要為「蝶式鍵盤」付出代價了。
當地時間 7 月 18 日,蘋果同意支付 5000 萬美元,就一場針對蝶式鍵盤質量問題的集體訴訟達成和解。
和解協(xié)議生效后,蘋果不僅會為出現故障的蝶式鍵盤提供免費維修,還要額外支付美國用戶一筆現金賠償,根據不同的 MacBook 機型,金額為 50-395 美元。
蝶式鍵盤誕生于 2015 年,原本是蘋果為削減筆記本厚度而采用的一種全新設計。相比傳統(tǒng)的剪刀式鍵盤,蝶式鍵盤鍵程更短,更薄,更穩(wěn)定。之后,蘋果將蝶式鍵盤推廣到了整個 MacBook 產品線。
但它很快引發(fā)了災難性后果。由于鍵體更薄,蝶式鍵盤很容易因為進灰而導致手感變「粘」,甚至整個卡住。蘋果嘗試了數次改進,最終決定放棄。
2019 年,蘋果正式將蝶式鍵盤踢出了產品線,宣告這次「創(chuàng)新」的徹底失敗。也就是在 2018 年,美國用戶提起了針對蝶式鍵盤的集體訴訟,4 年后,訴訟也終于塵埃落定。
蝶式鍵盤的失敗,不只是一個工業(yè)設計問題。2015 年隨蝶式鍵盤問世的 MacBook,曾被蘋果寄予厚望。不少人認為它是自 2008 年 MacBook Air 問世后,筆記本電腦的又一次革命。
現在,又是 7 年過去,筆記本電腦變回了 2008 年的樣子。
01
「重新發(fā)明」鍵盤
2015 年,蝶式鍵盤「含著金湯匙」出生。
那場春季發(fā)布會上,庫克慶祝了 Apple Store 西湖店的開業(yè)盛況,介紹了一系列軟件服務的進展,但發(fā)布會真正的主角,是 MacBook!肝覀儗⒅匦掳l(fā)明筆記本!箮炜苏f。
而重新發(fā)明筆記本的關鍵一步,就是重新發(fā)明鍵盤。新 MacBook 為了實現更好的輕薄性,一方面把屏幕壓薄,同時從鍵盤上做文章,設計了比前代薄 34% 的「蝶式鍵盤」。
相比傳統(tǒng)的剪刀式鍵盤,蝶式鍵盤采用了一種更復雜、但更穩(wěn)固的觸發(fā)結構。上層的機械結構為蝴蝶型,沿中心對稱翹起,所以更穩(wěn)固。為實現*精準,蝶式鍵盤每個觸發(fā)結構都是獨立裝配,里面單獨放一個 LED 燈珠提供背光,底部的觸發(fā)彈片也經過全新設計,采用了不銹鋼材料。
這個設計對鍵盤來說堪稱奢侈。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后來在報告中指出,蝶式鍵盤的成本高、良率低,綜合成本相比一般筆記本鍵盤要高出 250% - 350%。
但一切似乎都是值得的,通過精妙的設計,蝶式鍵盤能夠在極短的鍵程里,提供足夠的「觸發(fā)感」,保證用戶能準確輸入。在產品視頻里,負責設計的 Jony Ive 毫不掩飾對「蝶式鍵盤」的自豪:它更薄、更穩(wěn)定、更迅速、更準確。
的確有不少用戶喜歡上了「蝶式鍵盤」的手感。它極短的鍵程可以提高輸入效率,同時足夠的穩(wěn)固性又能給用戶足夠的信心,手感也非常清脆、干凈。雖然也有不少人認為它鍵程太短,用起來容易導致手指疲勞,但直到發(fā)售初期,蝶式鍵盤都沒有引發(fā)過多爭議。
2016 年,蘋果開始把蝶式鍵盤往更多新 MacBook 上推廣,包括當年秋季發(fā)布的新 MacBook Pro。新 MacBook Pro 幾乎就是在一年前 MacBook 設計理念指導下改造出來的一款產品:它更輕更薄,采用了新的鍵盤、觸摸板、和電池設計。
差不多就在那時,蝶式鍵盤的問題開始顯露,并逐漸發(fā)展為一場災難。
回顧蝶式鍵盤的問題,其實并不難理解。簡單來說就是它太薄了,按鍵觸發(fā)結構里的空隙太小,以至于日常生活中的灰塵、碎屑掉進去,就能把一個鍵「卡住」。
「卡住」的早期表現是按鍵不再穩(wěn)固,敲擊起來的手感不再清脆有力。之后就會演變?yōu)橛l(fā)的「粘滯」,直到最后,可能導致按鍵失靈、誤觸。
早期蘋果給出的解決方案是讓用戶買一罐壓縮空氣,自己給鍵盤進行「除塵」。不少用戶在實踐中發(fā)現,無論是噴也好,用吸塵器吸也好,確實能改善蝶式鍵盤的進灰問題。
但無論如何,對大部分人來說,鍵盤不應該是一個需要伺候的「祖宗」。
02
改進之路
蘋果其實很早就意識到了蝶式鍵盤的問題。
搭載蝶式鍵盤的 MacBook 發(fā)售后不久一年后,2016 年,蘋果就在新 MacBook Pro 上針對蝶式鍵盤進行了改進,相比最初的版本,加長了鍵程。
理論上,「加長鍵程」可以使整個按鍵結構里的空間變大,相對不那么容易受灰塵影響。但這個加大的量還是太小了,依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甚至有用戶認為,*代蝶式鍵盤鍵程變長之后,會更容易把灰?guī)нM按鍵的縫隙。
就在蘋果想盡辦法嘗試改進蝶式鍵盤的同時,隨著新 MacBook 用戶數量增多,時間拉長,問題開始劇烈發(fā)酵。
2018 年,Apple Insider 發(fā)現 2016 款 MacBook Pro 的蝶式鍵盤故障率極高,是老款剪刀式鍵盤的兩倍。《華爾街日報》也報道了蝶式鍵盤的大規(guī)模故障問題,之后蘋果出面,對用戶公開致歉,并推出了對應的維修更換計劃。
此時蘋果還沒有放棄蝶式鍵盤。2018 年夏天,蘋果推出新款 MacBook Pro,搭載第三代蝶式鍵盤。這一次,蘋果在每一個按鍵結構里加了一層硅膠材質的薄膜,試圖把灰塵隔絕在鍵體之外。在宣傳中,蘋果表示新鍵盤的改進主要是減少噪音,但真正令人困擾,亟待解決的問題,一直是進灰。
第三代蝶式鍵盤改進的嘗試,又一次失敗了。在鍵體里面加「防塵膜」,并不能把鍵帽和鍵體完全隔開,可能可以改善問題,延緩故障發(fā)生的時間。但長期來看,依舊是「治標不治本」,灰塵總有辦法跑進去。
2019 年,蘋果對蝶式鍵盤進行了最后一次「掙扎式更新」。在 5 月份發(fā)布的新 MacBook Pro 上,蘋果表示采用了一種「新材料」來制造鍵盤,可以大大降低蝶式鍵盤的故障率。
但狼來了的故事講到第四次,已經沒多少人關心了。最后一代蝶式鍵盤甚至沒有引發(fā)太多討論,沒多少人關心它是否真的解決了進灰的問題。當時針對蝶式鍵盤的集體訴訟已經發(fā)起,供應鏈也有消息,稱蘋果將換回剪刀式鍵盤。靴子還未落地,但蝶式鍵盤大勢已去。
半年后,2019 年秋季,蘋果確實在新的 MacBook Pro 16 寸上用回了剪刀式鍵盤,開始拋棄蝶式鍵盤。
03
無法到達的未來
發(fā)布之初,蝶式鍵盤曾引發(fā)過科技愛好者的無盡想象。它鍵程極短,敲擊的時候,就像在一塊完整的平面上敲,很像一種實體鍵盤和虛擬鍵盤的結合。
當時蘋果正大力研究「壓感」和「觸感」這兩項技術,探索用 TapTic Engine 模擬物理的震動反饋。MacBook 上的 Force Touch 觸摸板、iPhone 7 上不能機械運動的 Home 鍵、3D Touch,都是當年蘋果的成果。
不少人認為,蘋果對「壓感」、「觸感」的探索,最終是想把筆記本鍵盤,也變成一塊像 iPad 一樣的屏幕,用戶手指敲上去,屏幕可以感應壓力,準確輸入,并提供類似機械鍵盤的震動反饋。
甚至還有人認為,鍵盤的*形態(tài),不會止步于屏幕上的虛擬鍵盤,而是會進一步進化成 AR 鍵盤——由 AR 眼鏡投影在桌面上,再通過攝像頭識別手指動作,來實現輸入。
這兩種想象,都非常契合當年技術發(fā)展的背景。但理想和現實的鴻溝,遠比想象中更寬。別說全虛擬鍵盤了,就算是蝶式鍵盤,也迅速退出歷史舞臺,度過了被嫌棄的一生,享年 5 歲。
被嫌棄的遠不止是蝶式鍵盤。2015 - 2016 年蘋果曾激進探索過的一系列設計,后來都被拋棄了,從 Touch Bar,到 3D Touch,再到多層梯田式的鋰電池……
從創(chuàng)業(yè)初期,蘋果一直是一家強調「形式」的公司。歷史上那些經典的蘋果產品,無論失敗還是成功,大部分都是形式*技術,激進向前走的結果。
這也是為什么自 90 年代起,蘋果的工業(yè)設計團隊一直有著極高的地位,肩負著為整個公司「*」的任務。
但很顯然,一切都是過去時了。自 2019 年 Jony Ive 宣布離開蘋果之后,那些激進的、不顧成本的設計一次次被矯正,似乎暗示著,工業(yè)設計已經無法為蘋果指明未來。就在上個月,蘋果徹底終止了和 Ive 的咨詢合作關系,最終一拍兩散。
最新的 MacBook Pro、Air,變回了十幾年前的樣子。MacBook Pro 變得更像 2003 年發(fā)布的 PowerBook G5 了,MacBook Air 則只是一個更薄的 Pro 而已。
最后,蝶式鍵盤為蘋果留下了一張 5000 萬美元的「罰單」。但它依然是蘋果向前探索筆記本電腦「未來形態(tài)」的一次激進且有意義的嘗試,也是那段歷史的一個象征:那時的人們,理所當然地認為,技術會一直日新月異。
和解協(xié)議達成后,蘋果表示,「支付賠償并不代表自己承認這(蝶式鍵盤)是一個錯誤!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2024年的Adobe MAX 2024發(fā)布會上,Adobe推出了最新版本的Adobe Creative Cloud。
奧維云網(AVC)推總數據顯示,2024年1-9月明火炊具線上零售額94.2億元,同比增加3.1%,其中抖音渠道表現優(yōu)異,同比有14%的漲幅,傳統(tǒng)電商略有下滑,同比降低2.3%。
“以前都要去窗口辦,一套流程下來都要半個月了,現在方便多了!”打開“重慶公積金”微信小程序,按照提示流程提交相關材料,僅幾秒鐘,重慶市民曾某的賬戶就打進了21600元。
華碩ProArt創(chuàng)藝27 Pro PA279CRV顯示器,憑借其優(yōu)秀的性能配置和精準的色彩呈現能力,為您的創(chuàng)作工作帶來實質性的幫助,雙十一期間低至2799元,性價比很高,簡直是創(chuàng)作者們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