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合信息啟信產業(yè)大腦攜手市北新區(qū)打造“一企一畫像”平臺,加速數字化轉型重慶:力爭今年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 100 萬輛,到 2027 年建成萬億級產業(yè)集群微信iOS最新版上線:iPhone用戶可在朋友圈發(fā)實況照片了蘋果有線耳機或將停產沖上熱搜!閑魚相關搜索量暴漲384%2024 vivo開發(fā)者大會官宣:OriginOS 5/自研藍河系統(tǒng)2降臨真·AI程序員來了,阿里云「通義靈碼」全面進化,全流程開發(fā)僅用幾分鐘東方甄選烤腸全網銷量及銷售額領先鴻蒙PC要來了 界面很漂亮!余承東:目前華為PC將是最后一批搭載Windows上半年中國AR/VR出貨23.3萬臺,同比下滑了 29.1%IDC:2024 上半年中國 AR / VR 頭顯出貨 23.3 萬臺,同比下滑 29.1%英特爾AI加速器Gaudi3下周發(fā)布,挑戰(zhàn)NVIDIA統(tǒng)治地位!大屏技術邂逅千年色彩美學!海信激光電視成為電影《只此青綠》官方合作伙伴OpenAI將最新AI模型o1擴展到企業(yè)和教育領域三星新專利探索AR技術新應用:檢測屏幕指紋殘留,提高手機安全性猛瑪傳奇C1:直播圖傳技術的革新者JFrog推出首個運行時安全解決方案,實現從代碼到云的全面軟件完整性和可追溯性亞馬遜推出一大波生成式 AI 工具,購物體驗全面升級機器人公司1X推出世界模型Apple Intelligence測試版現已開放革命性AI對話系統(tǒng)Moshi問世:機器也能說人話了?
  • 首頁 > 產經新聞頻道 > 汽車時代

    日本人有多喜歡比亞迪

    2024年04月30日 17:47:08   來源:遠川研究所

      今年2月,滿載比亞迪電動車的“開拓者1號”抵達德國,日本經濟新聞借用日本開國的“黑船叩門”,形容這艘身長200米、載車量最高可達7000臺的白色巨輪[2]:

      在汽車發(fā)祥地歐洲,打破“太平夢”的不是黑色汽船,而是運輸純電動汽車、的巨大白色船只。

      相比中國新能源車供應鏈的成熟程度,中國車企的遠洋運輸能力相對不足,直接導致2023年運輸船租金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達到疫情前(2019年)的七倍[2]。

      作為老牌汽車強國,日本市場的進口車份額在過去30年里從未超過10%。美國福特、德國歐寶、韓國現代相繼從日本撤退。得益于本國強大的汽車工業(yè),日本對進口車常年維持0關稅——包括中國電動車。

      可能也正因為如此,日本對汽車行業(yè)的任何微妙變化,都顯得格外敏感。

      1、比亞迪崇拜

      白船叩門不久前,比亞迪的海豹車型拿到了“2023年日本風云電動車大賞”的冠軍[3]。這個獎項由日本電動車充電器供應商Enechange發(fā)起,聯合網友、汽車媒體、電動車從業(yè)者共同票選。

      2023年,日本最暢銷的純電車前三名被日產包攬,分別是日本版五菱MINI“日產SAKURA(櫻花)”、日產LEAF(聆風)和Ariya(艾睿雅),其中日產SAKURA去年賣出了37140輛,占了日本純電車銷量的40%。海豹其實排不上號。

      雖然早在1999年就打入日本內部,帶著BYD logo的鏟車在日本也是有口皆碑,但比亞迪在乘用車市場的存在感很低。

      然而海豹拿獎后,“比亞迪太棒了”與“恭喜比亞迪”的聲音此起彼伏出現在社交媒體平臺。

      自2022年正式進入日本乘用車市場以來,日本媒體報道比亞迪的評論區(qū)中,經常會出現“了不起,充滿了尖端技術”、“比日系車更精致”這樣的褒贊。

      比亞迪仰望發(fā)布會的直播間中,還有不少日本網友對其激情膜拜,一些彩虹屁讓中國讀者看完,多少有點難為情:

      一部分日本網友瘋狂追捧比亞迪的同時,另一部分日本網友正在流下恨鐵不成鋼的眼淚。

      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崛起”的討論,不斷地滲透到日文互聯網世界的各個角落,一位70多歲的日本網友還在YouTube的相關視頻下,進行了一番對日本制造業(yè)的深刻反思。

      相對日本網友在互聯網語境下的情緒化色彩,日本學術界和產業(yè)界反而正襟危坐,冷靜地審視比亞迪的入場。

      去年,日本*的出版社“日經BP社”把一輛比亞迪海豹拆了個底朝天,撰寫了一份A4尺寸494頁的詳細報告,該書售價88萬日元,約合人民幣4.5萬元[4],能買半輛比亞迪秦。

      這本書詳細描述了比亞迪海豹的動力總成、機殼(車體)、車身、電子設備,連內飾件、前擋泥板和車頂內襯都沒放過。日經BP社也發(fā)揮了出版社編輯寫腰封放飛自我的傳統(tǒng),欽定的官方標語是“世界*的EV制造商”。

      相比出版社,財大氣粗的豐田的一口氣買了比亞迪漢、唐、海豚、元PLUS在內的幾十輛車逐一拆解研究,并且以月薪9500元的價格,專門雇傭中國留學生來翻譯各個零部件上的中文標識[6]。

      考慮到比亞迪2023年在日本的純電車銷量只有1446輛,其收獲的關注與市場表現明顯不在一個區(qū)間。

      比亞迪帶給日本產業(yè)界的沖擊,更多來自一個汽車強國在電動時代的陣痛。

      2、游移不定的技術路線

      2021年,曾主導豐田主力車型凱美瑞的首席工程師勝又正人,宣布加入廣汽集團擔任首席技術總監(jiān),不僅收入比日本高出一截,還有專門的翻譯和司機。當然勝又正人表示這都不是自己去廣汽的主要原因[7]:

      “希望與年輕、充滿速度感和活力的大家一起工作。這是入職的決定性因素。”

      中國車企從日本產業(yè)界招兵買馬已經是公開秘密,比亞迪在日本的銷售公司BYD Auto Japan的社長東福寺厚樹,就是在三菱和大眾征戰(zhàn)了40年的汽車老將。

      面對人才外流,日經中文網也忍不住翻了翻半導體的舊賬,暗示殷鑒不遠[7]:

      1990年代后半期以后,很多電子企業(yè)的半導體部門出現巨額虧損。技術人員大量離職,而接盤的韓國三星電子貪婪地學習技術,實現了飛躍。

      與半導體產業(yè)“非情愿的戰(zhàn)敗”不同,日本汽車業(yè)的隱憂,更多在于技術路線面前的游移不定。

      過去近三十年,日本汽車工業(yè)的轉型可以劃為三個階段:

      (1)押注混動,獨木難支。

      豐田普銳斯是全球*款銷量過500萬的混動汽車,由于混動車有兩套動力系統(tǒng),結構復雜,成本高昂,加上豐田嚴格控制專利,大多數車企只將其視為過渡技術。

      換句話說,恰恰是因為日本車企在混動技術上的優(yōu)勢過于明顯,以至于其他經濟體都不愿推廣這條路線。日本內需市場太小,外部市場不接受,難以成為主流。

      (2)試水氫能源,無法解決成本問題。

      2014年,豐田推出量產型氫能源車Mirai,續(xù)航和定價都優(yōu)于同時期的Model S。但由于氫能的儲運和使用成本,氫能在市場*的乘用車領域始終無法普及。

      相比充電樁的就地取電,直到現在,儲存和運輸依然是氫能源車產業(yè)化的*問題。

      2021年,磷酸鐵鋰電池成本大概為0.65元/Wh,三元鋰電池則為0.9元/Wh,而氫燃料的平均成本依然在2元/Wh以上。直到今天,全球所有氫能源乘用車銷量還不到5萬輛。

      (3)轉型純電,反復橫跳。

      豐田的電動化轉型路線,很像一部決策者意志不斷搖擺、戰(zhàn)略制定反復橫跳的戲謔史:既要做純電車,又不愿意放棄燃油車。一邊賣電動車,一邊說著“混動也是新能源”“喜歡有汽油味的車”。

      今年1月,豐田章男再次向純電動路線開跑,稱純電車的上限是30%的市場份額,剩下70%的大頭仍將是混動車、氫能源車,以及燃油車的天下[13]。

      豐田章男似乎沒錯,2023年,豐田的汽車總銷量再創(chuàng)新高,達到1123萬輛,連續(xù)四年成為全球銷量最高的車企,利潤相當于7個比亞迪,今年初,豐田成為日本有史以來市值最高的企業(yè)[12]。

      3、迷茫的供應鏈

      2023年,電動車龍頭特斯拉的市值原地踏步,反而是豐田暴漲了80%。

      與之對應,豐田電動車年內的銷量僅有10.4萬輛,占總銷量的1%還不到,與當初定下的目標還有近35倍的距離[12]。

      對于豐田這個老牌車企而言,多個技術路線同時發(fā)展的確是相對穩(wěn)妥的方案,資本市場也用真銀白銀給豐田章男投了贊同票。但對日本汽車工業(yè)來說,豐田反復搖擺的殺傷力體現在產業(yè)鏈上游。

      “既要又要還要”也許不影響豐田的銷量,但會給產業(yè)鏈帶來一個嚴重的后果:終端產品的技術路線模糊不清,上游的供應商就無法確定投資的方向。

      去年4月,《日本經濟新聞》采訪了前日本經產省官僚古賀茂名,經產省定位類似中國的發(fā)改委+工信部,古賀茂名在里面干了30年。在訪談中,古賀茂名就提到了這一點:

      所有車型都要做,供應商就要對所有方向投資,這是巨大的負擔。

      松下曾是全球*的動力電池生產商,作為特斯拉最核心的供應商,雙方展開了一段長達十余年且維系至今的深度合作。

      兩者在內華達州共同投資建立了電池工廠,松下核心產品1865和2170鋰電池,也是特斯拉走上神壇最重要的一塊墊腳石。

      和諸多零部件一樣,電池非常依賴大規(guī)模的生產降低成本。同時,和燃油車的“三大件”不同,電動車的零部件標準化程度更高,也就更依賴生產規(guī)模推動的成本控制。

      但在中國和韓國公司不惜虧損擴張產能的同時,松下卻在擴產上猶猶豫豫。之后,松下的市場份額逐漸被寧德時代、LG和比亞迪趕超。

      古賀茂名把這口大鍋結結實實的扣在了豐田頭上:

      如果豐田早點切換到電車,松下就會在電池上加大投資,供應商也會停止燃油車零部件的研發(fā)。

      古賀茂名的說法代表了日本產業(yè)界的某種共識:即便如豐田章男所說,純電車只有30%的市場份額,那么其上游產業(yè)鏈的附加值也未必會留在日本。

      而這種附加值的轉移正在大規(guī)模發(fā)生:

      日本電產(NIDEC)的小型直流無刷電機全球市占率*,但由于缺少下游需求,日本電產將所有電動車關聯業(yè)務都搬到了大連分公司,大連的技術人員規(guī)模幾乎等同于日本國內的骨干研發(fā)基地[16]。

      另一個例子是日產的電池部門AESC。

      由于訂單的不確定性,AESC被打包賣給了中國風電巨頭遠景集團。有點諷刺的是,當日產的電動車型姍姍來遲,電池供應商是中國公司欣旺達。

      2019年6月,豐田宣布將向寧德時代和比亞迪采購電池,這是豐田歷史上首次向中國供應商采購核心零部件。

      截至2023年,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的全球車載電池市占率已達到36.8%和15.8%[18],高傲如豐田,也不得不向海外供應商伸出橄欖枝。

      關于不能過于激進的向電動車轉型,豐田章男的說法是為了保護供應商,但他最終沒能保護任何人。

      北京車展上豐田和騰訊的握手,似乎也在重復這樣的故事。

      4、尾聲

      目前,比亞迪在日本已經上市了兩款車型,分別是緊湊型SUV ATTO 3(元PLUS),售價45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1.2萬),以及小型電動車海豚,售價363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7.1萬)。

      作為對比,Model 3在日本售價約為26萬人民幣,比亞迪在日本并不算廉價車。

      在日本公眾輿論中,對比亞迪持負面態(tài)度的觀點不在少數,“跟中國沾邊的我都不買”也頗為主流。但日本產業(yè)界迫在眉睫的焦慮卻無比真實,無論純電動是不是汽車的答案,電力驅動一定是未來的方向,轉型的速度也許會比想象中快很多。

      壯士斷腕的傳說鳳毛麟角,優(yōu)柔寡斷的代價常被低估。

      對比亞迪來說,*的壞消息可能是,日本人已經開始吹小米了。

      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即時

    TCL實業(yè)榮獲IFA2024多項大獎,展示全球科技創(chuàng)新力量

    近日,德國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品展覽會(IFA2024)隆重舉辦。憑借在核心技術、產品設計及應用方面的創(chuàng)新變革,全球領先的智能終端企業(yè)TCL實業(yè)成功斬獲兩項“IFA全球產品設計創(chuàng)新大獎”金獎,有力證明了其在全球市場的強大影響力。

    新聞

    敢闖技術無人區(qū) TCL實業(yè)斬獲多項AWE 2024艾普蘭獎

    近日,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WE 2024)隆重開幕。全球領先的智能終端企業(yè)TCL實業(yè)攜多款創(chuàng)新技術和新品亮相,以敢為精神勇闖技術無人區(qū),斬獲四項AWE 2024艾普蘭大獎。

    企業(yè)IT

    重慶創(chuàng)新公積金應用,“區(qū)塊鏈+政務服務”顯成效

    “以前都要去窗口辦,一套流程下來都要半個月了,現在方便多了!”打開“重慶公積金”微信小程序,按照提示流程提交相關材料,僅幾秒鐘,重慶市民曾某的賬戶就打進了21600元。

    3C消費

    “純臻4K 視界煥新”——愛普生4K 3LCD 激光工程投影

    2024年3月12日,由愛普生舉辦的主題為“純臻4K 視界煥新”新品發(fā)布會在上海盛大舉行。

    研究

    2024全球開發(fā)者先鋒大會即將開幕

    由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組委會、上海市經信委、徐匯區(qū)政府、臨港新片區(qū)管委會共同指導,由上海市人工智能行業(yè)協會聯合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上海臨港經濟發(fā)展(集團)有限公司、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主辦的“2024全球開發(fā)者先鋒大會”,將于2024年3月23日至24日舉辦。